从学历来看,73%的集中式公寓租客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较个人房源高出12个百分点。从租金水平来看,月租金高于3000元的集中式公寓租客占比达48%,较个人房源明显高出24个百分点。从租金收入比来看,租金收入比超过30%的集中式公寓租客占比达54%,较个人房源明显高出38个百分点。较高的租金水平和租金收入比一方面说明,集中式公寓租客愿意为了更好的租住环境支付更高的租金;另一方面也说明,集中式公寓租客目前租金负担相对较大,在收入预期下行的情况下,更可能会换租便宜的住房。
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租客中,目前租住集中式公寓的租客占比为18%,与此相比,下次租房时计划租住集中式公寓的租客比重下降至14%,集中式公寓的租客存在小幅流失的倾向。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目前租住集中式公寓的租客中,仅31%未来仍计划租住集中式公寓,而59%的分散式公寓租客未来仍计划租住分散式公寓,71%的个人房源租客未来仍计划租住个人房源。相比而言,集中式公寓在“留住客户”方面面临较大挑战,租赁运营企业需重点关注租客续租情况。
针对集中式公寓租客,我们进一步调研其所关注的集中式公寓优缺点。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式公寓排名靠前的优点主要包括:有小户型整租房源,具备个人空间;靠近地铁站或产业园区,位置好;有管家,物业管理和服务更规范。集中式公寓排名靠前的缺点主要包括:缺少阳台,不方便晾晒;不通燃气,不方便做饭;房间隔音效果差;储物空间少。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需要进一步聚焦户型配比、区位选择、社区服务、产品打造等方面,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住房租赁金融17条”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中很重要的是,构建了覆盖租赁住房项目全周期的信贷支持产品体系,包括开发建设贷款、团体购房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等。“住房租赁金融17条”进一步加强了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拓宽住房租赁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使得租赁住房项目更能够“算得过来账”,从而提升住房租赁企业的投资运营积极性,促进租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5月17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在此之前,央行于2023年2月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额度为1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在8个试点城市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接下来,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将并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管理,将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通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将消化存量与保障房筹集相结合,转化为保租房预计将成为消化存量房产的重要方式。
6月12日,央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工作。6月20日,住建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要坚持用好金融支持政策,实现资金可平衡、项目可持续。预计未来,在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支持下,各地收储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的推进节奏或将加快。
分类来看,2024年上半年,各地继续从供需两侧出台住房租赁政策,促进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供给端,地方政策主要集中在供给计划和筹集渠道等方面,供应计划方面,年初各地密集出台年度租赁住房/租赁用地筹集供应计划,为住房租赁市场的全年发展制定目标;筹集渠道方面,各地积极出台消化存量的相关政策,将保租房筹集与存量消化相结合,存量转化预计将成为保租房筹集的重要渠道。需求端,各地政府从租赁补贴、公积金、落户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支持。
上半年,多城发布2024年保租房筹集计划。“十四五”时期,全国计划筹集保租房870万套(间),截至2023年底已筹集573万套(间),完成率达66%。2024年上半年,广州、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均公布年度保租房筹集计划,总体而言,2024年保租房计划筹集规模较去年有所减少,但绝对量仍保持较高水平,且各城市积极筹集保租房,部分城市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杭州截至5月已筹集保租房5.99万套,接近完成全年6万套的筹集目标;衡水已完成今年保租房筹集任务;福州截至5月已筹集7263套房源,完成年度目标的48%;嘉兴截至6月中旬累计已筹集13.39万套房源,完成“十四五”目标的98%;江阴已完成“十四五”保租房筹集目标。
筹集渠道方面,存量转化将成为保租房筹集的重要渠道。根据各城市去库存政策以及相关实践,保租房筹集与消化存量有以下几种主流的结合模式:国企收储、以旧换新、非居改保。“国企收储”是指,由地方国企出手,直接收购开发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改作保租房。“以旧换新”是指,由国资平台直接收购业主二手房,业主再去购买新房,国资平台收购的二手房转作保租房。“非居改保”是指,针对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非住宅项目,将其转变为保租房。将保租房筹集与消化存量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保租房供给,更好地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住房需求,促进住房资源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市场库存去化,提升市场活跃度,缓解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恢复。
根据披露数据,基金收入方面,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2024年一季度同比均实现增长;净利润方面,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和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四支保租房REITs一季度环比均实现增长;可供分配金额方面,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一季度环同比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环同比增长较明显,其余两支REITs基本保持平稳。
根据披露数据,2024年一季度,五支保租房REITs的12个底层租赁项目出租率均在90%以上,其中中金厦门安居REIT的两个项目保持接近满租的状态,出租率持续维持在99%以上;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底层资产项目平均出租率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出租率表现优秀;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底层资产项目2024年一季度平均出租率较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均有所提升;国泰君安城投宽庭保租房REIT底层资产项目平均出租率稍低,为91.7%。
扩募方面,2024年5月以来,3支保租房REITs集中发布扩募启动公告。5月23日,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发布扩募启动公告,计划购入北京市房山区朗悦嘉园、通州区光机电、大兴区盛悦家园、海淀区温泉凯盛家园等4个项目。5月30日,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发布扩募启动公告,计划购入位于上海市的保租房项目。6月1日,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发布扩募启动公告,计划购入深圳市福田区承福苑项目(房源382套,建面14639平方米)、南山区南馨苑项目(房源490套,建面18871平方米)、宝安区空港花园项目(房源2388套,建面144781平方米)。
首发方面,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宣布启动保租房REITs申报工作。1月29日,新黄浦发布公告,公司拟开展保租房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底层资产拟选取上海闵行区梅陇社区项目(建面77427平方米)。5月10日,越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越秀集团将积极推进发行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目前正按计划积极推进申报前的有关准备工作。”此外,建信建融家园租赁住房REIT已于4月15日获得上交所反馈,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5月27日正式申报至深交所,并于5月30日获受理。
住房租赁优秀企业紧抓行业机遇,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巩固提升行业地位。上半年,随着“住房租赁金融17条”、“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落地,住房租赁行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住房租赁优秀企业紧抓行业机遇,积极拓展业务版图,提升市场占有率。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全国开业规模TOP30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14.2万间,较2023年末增加9.3万间;其中万科泊寓开业规模超18万间,龙湖冠寓超12万间,行业领先地位稳固。
分类型来看,房企系规模优势保持领先,地方国企系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房企系、创业系住房租赁企业布局集中式长租公寓较早,开业规模在各类企业中持续保持领先,截至2024年5月,TOP30企业中,房企系累计开业规模达57.3万间,占比过半。地方国企系租赁企业在各地保租房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随着保租房筹集的持续推进,地方国企系企业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4年5月,TOP30企业中,地方国企系管理房源规模达34.3万间,占比20.3%,较2023年末提升近5个百分点。其中,郑州城发安居管理规模超11万间,在地方国企系中位居首位,作为郑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主体,郑州城发安居近年来创新存量房源收购模式,优化房屋运营管理,制定系列标准化运营流程,初步形成了“房源回购—房屋运营”资产管理链条,为新市民新青年创业就业提供高质量住房保障。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截至2024年5月,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南京、郑州等八个热点城市集中式长租公寓合计开业房源量超百万间,众多全国化布局企业均聚焦核心城市市场,同时本地国企也积极设立租赁品牌,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其中,城方成立于2018年,是上海首个国企住房租赁品牌,专注于租赁住房运营及社区商业运营双轮驱动,截至目前,城方管理租赁住房约3.8万间,服务企业租户1500余家,租户超5万人次;城方规划布局的上海市重点核心区域近30个优质项目,分布在黄浦、静安、徐汇、浦东等多个行政区的核心地段,区域生活配套丰富,交通便捷,为城市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了品质舒适的生活空间。
经营质量方面,优秀租赁企业积极优化企业经营策略,提高运营效率与经营质量,包括:推行灵活租期模式提升平均出租率;提升服务品质、开展多样化活动增强客户黏性等。例如,华润有巢聚焦保租房开发建设,将华润置地在高品质住宅开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引入长租公寓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优化全产品系建设及运营能力,为行业打造精品、提供样板、做好示范,持续打造出优质的高标准产品,稳定期项目出租率逐年提升;截至2024年上半年,“有巢”已布局全国15个城市,管理规模位居央企首位。
资产管理方面,近年来,随着保租房“投融建管退”商业闭环打通,住房租赁企业资管逻辑明显强化,优秀企业经营策略更趋全局化、全链条化,在资产高效运营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退出渠道,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华润有巢持续进行金融创新,通过保租房REITs平台打通了“投、融、建、管、退”闭环模式,为市场化保租房开拓了一条可持续、高质量的新路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底层资产经营稳健;同时,华润有巢积极把握REITs扩募窗口期,投资战略聚焦于一线、强二线人口净流入城市的可扩募资产,不断提高优质资产获取能力。
随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优秀企业积极顺应多样化需求趋势,不断完善住房租赁产品体系,为不同租客群体提供相适应的租住产品。在居民租住理念转变及生活水平提升等因素推动下,租户群体对居住生活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同时随着近几年资产价格持续调整,供应端提供多样化居住产品的可能性也逐渐提升。在供需两端共同推动下,优秀企业不断迭代升级租住产品,住房租赁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涵盖蓝领宿舍型公寓、白领精英公寓、大型租赁社区、服务式公寓等。
具体来看,为精准满足不同类型的住房租赁需求,很多长租公寓运营企业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租住产品系。例如,招商伊敦“壹”系列公寓包括壹棠、壹间和壹栈,其中壹栈对接城市青年人才客群,属于政策型人才公寓,并给予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相应的租房优惠。星河公寓拥有星河盟客、星河郡寓、星河菁邸三大产品线,其中星河郡寓是中端线产品,定位为都市精品型公寓,主流客群对标都市白领精英群体,秉持“共生、品质、舒适”的产品理念,选址兼顾交通便捷性、生活配套完善度及生态环境的舒适度,同时依托高规格的装修标准与智能化设施配置,为精英人群提供品质舒适的居住生活。呼和浩特市城投集团的“青城青寓”是落实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丁香扎根计划”所打造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品牌,主要针对留呼的青年人才群体,致力于创建温馨舒适、活力时尚的青年社区。
项目运营层面,优秀租赁企业将租客需求与居住体验放在首位,通过提供适宜的产品和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租户归属感和认同感,为租户打造舒适的租住生活空间。例如,中建幸孚家公寓松江店位于G60科创走廊之松江新城总部研发功能区的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共有2407套公寓,是上海市松江区经认定体量最大的人才公寓及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项目以“居有安·心有乐”为核心理念,以让租客安心、幸福为目标,从“安心品质、安心服务、安心社交”三个维度出发,全方位为城市奋斗者打造安心幸福居所。
国企收储存量项目转作保租房加快落地,市场化长租公寓企业迎来轻资产输出机会。今年以来,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后,各地积极将消化存量与保租房发展相结合,出台以旧换新、国企收储等去库存政策,将存量二手房或新房转作保租房。可以预见,未来地方国资平台的租赁房源持有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况下,地方国资平台或需要专业机构为其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市场化租赁企业将存在轻资产输出机会。
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偏弱,租金呈现下跌趋势;下半年,租金仍然存在下行预期。根据中指研究院2024年中租客调查数据,54%的租客感知近一年的租金有所下跌,占比较2023年末大幅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28%的租客认为租金跌幅超过5%,仅15%的租客感知租金有所上涨。对于未来租金走势,亦有25%的租客预期未来一年租金仍将呈下跌态势,仅15%的租客预期未来租金将上涨;而2023年末的调查中,预期租金上涨和下跌的租客占比均为22%,相比而言,2024年租金预期有所走弱。整体来看,下半年,在租金预期下行的情况下,租客选择增多,长租公寓或将面临“涨租难”、“留客难”等挑战,运营压力将有所加大。
在短期租金下行、运营压力加大的市场情况下,长租公寓企业应当聚焦租客痛点问题,用心打造产品,强化运营管理,努力留住客户,提高租客续约率。如前文所述,根据中指研究院租客调查数据,租客指出的集中式公寓优点主要包括有小户型房源、交通便捷、区位好、服务好等;缺点主要包括缺少阳台、不通燃气、房间隔音差、储物空间少等。长租公寓企业应当继续优化产品与服务,充分发挥集中式公寓优势,持续改进相关不足,改善租客体验,以应对潜在的租客流失风险。
近年来,随着“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持续推进,住房租赁支持政策不断出台,长租公寓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长租公寓企业也拥有了较大发展空间。短期来看,租赁市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024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承压、居民收入预期走弱等因素影响,租赁市场表现较为低迷,下半年租金仍有下行预期,长租公寓项目运营面临挑战;但同时,随着房价水平逐步回落,以及政府积极出台去库存政策,支持国企收储存量商品房用作租赁住房,轻资产与重资产长租公寓企业均存在业务扩张机遇。在此市场背景下,长租公寓企业应当内外兼修,紧抓市场与政策机遇,应对潜在挑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