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向纵深推进,现货市场试点运行推进节奏加快。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 明确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的总体要求。随着煤电电量和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电力市场交易电价也随之出现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目前,中长期电力交易市场已在全国普遍建立。从整体交易情况看,2022 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国家发改委在煤炭保供政策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促进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中明确了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大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力度,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涉煤视频会议时提出要严格落实签约率、履约率、价格政策执行“三个百分百”,煤炭产能加快释放,电煤长协覆盖率和履约率不断上行;但因煤矿生产缺乏弹性,叠加进口煤量减少,区域性和时段性供需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煤炭市场价格仍维持高位运行。
在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国家政策逐步向能源供应保障安全的方向调整。2022年8月,国家能源局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行再动员、再布置的工作中提到表示,国家能源局已开始提前谋划“十四五”中后期电力保供措施,“逐省督促加快支撑性电源核准、加快开工、加快建设、尽早投运”。根据北大能源研究院撰写的《加速推动中国典型五省的煤电转型和优化发展》报告数据,2022年1-11月,国内新核准的煤电项目装机总量已达6524万千瓦,超过了2021年核准总量的三倍。其中,2022年三季度核准装机总量最高,达 2414万千瓦。煤电项目核准节奏加快,火电投资额呈现大幅增长,煤电新增核准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同时,安徽、江西、贵州、湖南等华中缺电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有部分新增装机项目核准,火电的托底和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所属已投产运营的火电装机规模3400MW,水电装机规模100MW,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07.06MW,合计装机规模3607.06MW,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53%。另公司受托管理江投集团下辖江西东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其水电装机规模为60MW;受托管理江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江西省赣浙能源有限公司下辖赣浙国华(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其火电装机规模为1320MW。公司所属各机组利用效率高效平稳,所属火电厂凭借较高的运营效率和优越的环保性能持续保持了低于全国平均值的供电煤耗。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投运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07.06MW,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赣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公司新能源投资建设平台,已建成投运的光伏项目发电装机容量为99.25MW;江西赣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已建成投运的光伏发电项目4.51MW;抱子石水电厂已建成投运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30MW。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运的光伏项目运营正常,已投运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公司总装机容量的 2.97%。未来,公司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电力项目的投资建设,优化电源结构。
公司丰电二期发电机组资产质量优良,技术先进,机组煤耗水平及发电效率等指标均处于江西省同类型火电机组前列,相关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最新环保要求,在节能及环保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另外,公司于2022年下半年投运的丰电三期发电机组、核准的上高发电机组,均选用1000MW等级高效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设计理念严格按照燃机排放标准的要求,在汽轮机、锅炉、辅机、运行控制等机组工艺上都进行了优化,机组全负荷供电标煤耗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采用行业领先节能环保技术,在燃煤效率、发电效率上有显著提高。
江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5月发布的《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到,着力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25年,力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3%,力争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江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7月公布的《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要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0.6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公司积极布局能源新业态、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建购并举、多点布局、协同推进等方式,持续提高公司可再生电源装机比重,促进公司新能源发电事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具有更大发展空间。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投运火电装机规模 3400MW。其中公司所属火电厂丰城二期发电厂装机容量为2×700MW,已全容量投产运行;公司所属火电厂丰城三期发电厂装机容量为2×1000MW,两台机组已分别于 2022年 7月20日、2022年12月1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公司所属火电厂上高电厂装机容量为2×1000MW,已于2022年11月4日获得核准批复,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另外,公司受托管理赣浙能源下辖信丰电厂,装机容量为2×660MW。
加强燃料精细管理、成本控制,优化煤炭采购策略,对接主力供煤企业的同时积极开拓电煤长协合作贸易商、扩充进口煤供应渠道;强化财务资金管理,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巩固完善财务集中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着力降低公司资金成本;深化节能降耗攻关,推动公司所属电厂持续开展生产提质增效攻关,全面提升机组可靠性、持续综合节能降耗、优化配煤掺烧技术,促进公司经营情况稳步提升;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健全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持续探索“售电+”模式,加强售电客户数据管理和价值分析;强化公司资本运营,推动资本与产业融合,开拓公司资本市场新路径,实现公司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齐头并进。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聚焦重点难点任务,压实各级主体责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手段,纵深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攻坚;全力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派驻监督全覆盖,探索对新能源领域、新公司新项目的监督管理,持续巩固多方监督主体的作用;持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发挥绩效结果的导向作用,持续优化薪酬决定机制,推进市场化薪酬改革。通过落实改革责任、明确改革举措、巩固改革成果,助推公司电力主业做强做优做大。